同窗与好友
|
常言道衣服新的好,朋友老的亲,的确如此。毕业已50年的老同学们,尽管山南海北分散各地不能经常见面,但心中总有一席之地常常思念。还有年轻时代经历过许多故事和困难的死党密友,也常在心中情真意切。与这些人的关系应该说是胜过手足。和他们见面,从不尽的闲谈中,道不完的过去和现在的故事里,了解着彼此甚至有些人的生离死别,看到了他们内心中那份良善真情,那份关爱珍惜。虽然个个都是满脸沧桑华发盖顶,但不变的仍是那份年少时不了的真情。 我们都是古稀耄耋之人了,都是从那个人人皆知的艰苦时代走过来的。没有浪漫,没有休闲,没有一周两天和逢节就休的假日,只有到时结婚生子,本分认命艰苦度日,只有好好表现努力工作,以求没有污点不留把柄,来了运动不沦为整肃对象,夹着尾巴小心做人的理念。每月数着少得可怜的工资,仔细地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养育着一家老小。住房小的可怜,可怜的很多家吃喝煮做全在屋内,是真正的“窝”。好在富有的不多,没有人会耻笑,多数人的收入都是处在仅能糊口的状态。没有大橱小柜,没有过多的衣服被褥,粮食米面月月光,能接到下个月买粮时,没有无米下锅的状况,就是会计划打算的人家,贫富绝对不悬殊,都知根知底。有的人家屋外没有放杂物的地方,只好把煤和引火的木柴放在床下,用时撩起床单铲出来就行,既不怕风吹雨淋也不怕被偷被盗,不嫌脏,安然面对,家中摆设简陋又少,但依然整齐洁净。孩子品种不一的,祖孙三代的,还要用一幅幅布幔隔开彼此的隐私,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同样产生着爱情,希望和追求。那时的我们只有每周一天的休息日,不能逛街,不能休闲,就用这一天,紧张的筹备着柴米油盐,改善生活,洗衣打扫,缝破补烂,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为的是让日子正常放心的运转天天前进。那时的物资极度匮乏,凭票凭证方能买到所需的食品和物品,一切皆从嘴里省,但孩子们的碗里,仍然可以装着父母的本能之爱,他们可以健康成长天天向上。那时“吃”是最动人的话题,我们没有余钱去饭店潇洒,当然,饭店也少得很,不像如今处处开张熙熙攘攘。我们不敢轻易进去,那是个多花钱的地方,舍不得奢侈浪费,但不抱怨,不羡慕,夫妻二人同心协力打造自己的小天地,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日子不宽裕但过得很踏实,因为目光所及的前面,总竖着一块希望的目标,成为鞭策自己努力奋斗的动力。最无奈的是分居两地的夫妻们,那时毕业后分居两地的很多。其中的一方要忍受拖儿带女生活工作的强大压力,另一方则要怀着无法相帮的愧疚感,望“家”兴叹。如果每年相聚一次尚可守住自己的钱包,由单位报销路费。但不尽的相思不断的牵挂,怎能长年的各居一方?必须把自己的微薄所得,无奈的投入到运输部门,他们的腰带比常人勒得更紧。那是个多么无情的年月,哪像如今自谋职业自由流动,拉起箱子就出发。 那时的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快快长大,经济独立,减轻自己的负担松一口气。最盼望的是人到老年仍然有点收入,哪怕是粗茶淡饭,只要不饿肚子就足矣。独立惯了的他们有着习惯性的自尊,不希望成为儿女的负担,让孩子为难自己无颜。现在如愿了,但人也真的老了,有的甚至成为不良於行的蹒跚之人,但不管怎样,看到了他们的今日,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感谢。诚然,当下还有许多年轻人不如意,他们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我们这一代常比过去,如今丰衣足食脱贫了,辛苦奋斗了一辈子到了白发苍苍的晚年,安逸了,因此知足了。假如有一天真的“清风西去”,我想肯定会在瞑目园中含笑九泉,什么时候过过这样的日子? 在国外我呆了20几年,平日靠着电话,电脑传递着彼此的信息。这次回去拜访了几位同窗和好友,随着山乡巨变儿女成功,他们个个鸟枪换了炮。住房大了,豪华明亮了,几乎都有新旧两处住宅,温馨得很,吃用丰富,出手大方。当然他们也常常抚今追昔,对比过去。他们的欲求很低给点阳光就灿烂。大家都说,没想到晚年会这么好,知足幸福溢在脸上,穿在身上,落在依然步履轻盈的体态上。年轻时代顾不上的浪漫情怀现在有了,旅游,消遣,购物,爱好,展现在各自的生活和追求中。我回去的信息让大家兴奋着,那种道不尽说不够,不知为你做点什么吃,买点什么礼物的热情亲切,让我由衷的感动。难怪国内兴起“同学会”大学,中学,小学。“老友会”只要能动的千方百计来相会。连电视寻人广告中,求觅的也都是失散几十年的老友。人们从虚伪,彼此利用的“缘分”朋友中逐渐清醒过来,他们开始寻找朴素的真情。感悟到青少年时代,经过考验的朋友才是最纯情,不用防范,没有铜臭的人间真感情,掏心掏肺的亲情。如果人人都有如此情愫,该何其珍贵,人间该有多么美好。我有幸,这种珍贵仍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毕丽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