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光事业不倦的拓展者王一宁

徐联舫

银光的成立,发展,有许多人的贡献。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历届理事会的工作,以及来自社会的支持等。

在银光的发展史上,有一位成员做出的贡献是必须提到的,他就是王一宁。

2005年,王一宁从美国某医学院教授的职位上退休后,来到亨顿老人中心参加活动,不久,他和他的夫人就成为银光老年协会的成员。

2006年的春天,是美国联邦卫生部执行新的健保计划(医疗保险 Part D 计划)的第一个年头,联邦卫生部选择在北维州举办一场面向亚裔老年社区的宣讲活动,这场活动的重要性是布什总统和赵晓兰劳工部长将亲临会场,布什将亲自宣讲。银光老年协会有幸应邀参加这场活动。4月12日,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晨,一辆大巴把50位银光老人送到一个社区学院,几百个座位的会议厅里,银光只占了不大的份额,在这个聚集着各种肤色,各种服装和各种语言的老年群落里,成立才一年半的银光协会,看起来也许“青涩”一点,然而,会议刚刚启幕,一道绚丽的色彩就映现在人们的眼帘中,银光的优秀舞者唐映女士盛装款款来到会场中间,跳起民族舞蹈灯笼舞。接着,由吴影女士领军的太极扇登场表演,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里,与会者领略到的是中华文化的惊鸿一瞥。随着会议的进程,在布什总统发表讲话的时候,一位日裔老年社团的代表和一位华裔老年社团的代表应邀登上讲台。华裔的代表就是银光协会的王一宁先生,王一宁在总统先生面前,用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他与总统互动交流的亲切场面,成为会场的一个亮点。会议结束时,布什总统还接见了银光理事长龚留英。显然,银光在头一次参加联邦主办的大型活动上已为自己赢得了几分,这其中也有王一宁的效力。

时间到了2008年的春天,银光已进入第四个年份,理事会在运作中已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在这个前提下,理事会内外结合,正在酝酿提升银光自身的问题。首先是对银光的宗旨有了更明晰的定位,理事会不久前通过了章程的修改,它对银光的宗旨是这样表述的:“银光老年协会以团结服务华裔老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促进民间友谊,帮助华裔老人进一步了解美国,熟悉美国生活,参与社会活动,融入主流社会,争取和维护应有的权益为宗旨”。为了贯彻这个宗旨,银光必须拓宽对外的通道,必须突破华裔社团的固有活动圈和活动模式,必须建立和政府机构联系的管道。基于这个共识,理事会决定物色合适人选,进行这方面的摸索和开拓工作。王一宁正是在这个时刻被理事会以“工作需要”为由补充进第二届理事会,时间是2008年4月11日。后来的发展证明,理事会的选择是正确的,王一宁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访问学者身份来美到退休,王一宁在美国职场摸爬滚打20年,不但练就了一口娴熟的美式英语,也适应了美国的社会机制和处事原则,这些优势让他在为银光效力中发挥了作用。

08年4月份,王一宁代表银光出席费郡管理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会议作出一个决定,确定每年5月为亚太裔美国人传统月((Asian/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 )。

08年5月份,王一宁代表银光参加费郡举办的庆祝亚太裔美国人传统月派对,他向参加派对的政府官员和各族裔人员介绍银光老年协会和近30年来中国大陆新移民的情况。

08年5月份,王一宁二次参加费郡亚裔美国人历史项目(Fairfax County Asian American History Project )简称FCAAHP 的研讨会。银光是参加该项目的唯一华裔社团。在这个研讨会上,执笔有关华人移民历史部分的移民局官员,居然不知道有银光会员这批移民以及他们的子女,误认为90年代华人移民主要是偷渡来美的人。王一宁立刻抓住机会在会上发言,他说我们有一大批高学历的华人在这里;他们在中国时,都是各个领域的骨干;他们的子女也都有高学历,现在在这里工作,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一部分,也是美国重要的纳税人。这位美国官员听了他的发言,会后专门找他谈话,了解情况,这次谈话促使这个项目负责人Ms Cora Foley 于8月14日亲自到亨顿老人中心访问银光协会,了解银光老人的活动情况。王一宁为此作了准备,组织银光成员的三对夫妇与她座谈。通过这次调研,银光为历史项目的写作提供了本地华裔社区翔实可靠的正面材料,银光老年协会的活动是费郡华裔老人丰富多彩生活的映像。在此后不久出版的一本名为《亚裔美国人在费郡的历史(1870—2010)》的专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该书已为美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收藏。

08年6月份,龚留英和王一宁依约拜会费郡政府老人局协调员Amy Trang 博士,商谈有关银光参与服务华裔老人的工作和活动。随后不久,Amy Trang 于7月份专门来亨顿老人中心了解银光老人的活动情况。8月份,Amy Trang 向银光提供信息,2008年NVCF有一笔财政补贴,用来支持非赢利组织开展工作的需要,王一宁立刻投入申请这项财政补贴的工作。

由于几年来银光在华人社区的正面影响,加上上述有成效的活动,费郡政府老人局确认银光为费郡有代表性的华裔社团。由Ms Amy Trang 主持的“多元文化顾问委员会(MDAC)”主要致力于各族裔之间以及亚裔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的文化交流,亚太各族裔都有代表参加这个委员会,银光作为华裔社团的代表单位,王一宁被邀参加。

08年10月9日,在换届后的银光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王一宁被推举为副理事长兼执行主任。

09年5月22日,在银光第三届第四次会议上,王一宁总结了一年来对外联络活动的体会,向会议作了汇报。他在汇报中提到,一年来通过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也和其他族裔社团有了接触,逐步了解到政府的态度和其他族裔社团的状况和运作方法。他曾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相比于其它族裔,他们都有自己的组织,他们的意见,要求能够被政府机构听到,他们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参照其他族裔社团的经验,王一宁郑重地向理事会提出建议:

“各社团的发展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银光应从雏形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从以自娱自乐为主的模式增加更多为社区服务的内容,要取得美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社团的组织一定是以美国公民,永久居民和有意成为永久居民的成员为主体。为社区服务的力度更是政府对社团质量的考核。(在内部,我们还是要热情欢迎国内的来访者,让他们有愉快的在美生活,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这次会议之后,王一宁把对外联络工作向维州州政府的层面开展,在他的努力下,银光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2009年10月,當時的維州州長候選人麥唐納和州議員湯姆?拉斯特到亨頓老年中心來看望银光華裔老人并向大家祝賀中秋佳節。主流媒體美國廣播公司(ABC),有線電視網(CNN),華盛頓郵報都來采訪并報道,高度評價他们在亞裔社區宣布老年人政策的舉動,是开創了維州政治的先河。

文学校和银光老年协会为代表的维州华人对维州的贡献。维州议会于2月26日一致通过这个决议案,成为维州议会第261号决议,接着,2010年2月中国农历春节前夕,新上任的维州州长麥唐納,州众议员湯姆?拉斯特和亨顿市市长等在亨顿高中与希望中文学校亨顿校区的师生,家长和银光老年协会的老人们一起共同庆贺中国农历新年。当地媒体评论这两件事时,认为是维州华人在主流政治的参与和影响力提升的表现。不久,拉斯特众议员特别把王一宁等9位华裔社区领导人邀请到他的办公室,向他们赠送261号决议文本。

从2009年开始,王一宁在欧阳铭全力支持下,和理事会的同事们一起,有计划地为社区服务办实事。其中较重要的有几件。

1、加强移民入籍事务的服务。

首先是改善银光入籍英语班的教学。2009年5月份,王一宁经过细致的工作,终于延揽到大华府地区知名度很高的邓祖祺老师前来主持银光入籍英语班的教学工作。从第4期开始,一直到第11期,共有100多位申请入籍者参加学习,在邓老师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的培训下,几十位学员成功通过入籍考试。成功者中有一些是非银光的耆老,他们是银光面向社会免费招生的获益者。

2009年9月份,银光首次举办面向华人社区的“入籍讲座”。王一宁亲自联 系,邀请联邦移民局大华府地区办公室专职联系少数族裔的代表前来银光讲解入籍有关问题并即席回答听众的提问,银光内外40多位耆老参加听讲。 2011年5月(费郡亚裔传统月),銀光接受費郡政府和联邦移民局的邀請,協辦在費郡政府中心議會大廳中舉行的“新移民入籍宣誓典礼”。这个典礼为来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76名新移民举行入籍宣誓,40位老人組成的“銀光合唱隊”在政府大廳中演唱了一首爱国歌曲“美麗的亞美利加”和一首中国民歌,受到热烈的欢迎。

2,为低收入华裔耆老举办免费健康检查。

华人社区许多老人是来美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的。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个人健保的欠缺。有些老人多年未作过全面体检,有病时通常依靠服用从国内带来的药品或本地购来的非处方药应付,效果不彰者或隐忍或拖延。2008年末,银光理事会得知马州蒙郡华美老年协会在组织老年体检方面有很好的成绩,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理事会为此派出四位成员,到华美协会登门学习,实地考察他们举办体检活动的现场。期间,得到华美协会会长张凌女士,美国华人医师协会马州分会会长李家裘医生的大力支持。银光的免费体检活动,第一次是2009年3月与华美协会合作完成的,以后就独立举办了。这中间要克服许多困难。例如,资金,设备,医务人员,等等。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光化验费一项,必要的化验项目常规收费每人约200元,以50人计就是一万元。银光没有多少经济来源,全要靠赞助和义工来实现。王一宁全力以赴,四处奔走,每次体检活动最少要争取到三个单位的赞助,才能完成任务。 另外,也争取政府的支持。虽然政府未必能够直接给钱,但他们的认可,提高了银光的信誉,对获得赞助者和协作者的支持有间接的帮助。例如,2010年春季,银光举办第二期体检服务,维州商贸厅厅长,费郡卫生局局长和亨顿市市长等三位政府官员联袂到现场视察和支持。2011年春季,银光举办第三期体检服务,维州卫生厅厅长亲临现场。2011年冬季,银光举办第四期体检服务,费郡卫生局负责人来到现场了解情况,参加了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她们的评价是:“我们考察过许多社团举办的类似活动,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显然你们是独一无二的”。回去以后,又给银光理事长发来感谢信,并表示费郡卫生局今后要为银光提供信息和服务的资源。 健康檢查深受歡迎,很多平时不参加银光活动的老人也聞訊而來。

从2009年3月到2013年6月,银光一共举办6期无医保华人耆老免费体检,收益者300人。这是银光协会向社区服务迈出的一大步,王一宁和欧阳铭这对黄金组合,一个对外争取支持和赞助,一个在内部进行精心筹划,他们依靠理事会,组织一支精干的义工队伍,出色地完成每一期的体检计划。举办第6期时,王一宁已从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的职务届满引退,他仍然一如以往,对外争取赞助单位,襄助第五届理事长欧阳铭完成这一期体检计划 。 3,举办健康保险计划讲座(简称CMS讲座),主题是“美国移民医疗保险的选择”。

这是银光会员和华裔老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这种讲座也得到郡政府的鼓励。每次举办讲座,联邦政府卫生部主管部门还有活动补助费,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在王一宁参加理事会领导工作之前,理事会已主办了4期CMS讲座。王一宁接手之后,加强与CMS主管单位HHS的联系,2009年夏天,王一宁着手办理第一份申请文件,并通过费郡老人局与“健康保险资询服务部(VI-CAP)”的资深官员霍华德?荷顿取得联系,从此开始了四年的合作,每年在银光举行一次CMS讲座。每次讲座由霍华德主讲并现场回答提问,多半是王一宁亲自作双语翻译。2012年4月,聯邦政府健康和人事服務部第三區辦公室,二次邀請銀光代為組織推行政府健康保險計劃的講座,辦公室主任葛劳茜女士親自從費城趕來參加。2012年7月,第八次簽約舉辦“健康保健講座”,除了老人以外,還邀請即將退休的人士和老人的子女前來參加聽講,因为许多老人不会英语,具体事情还是要靠子女来办。为此,理事会提前一个月在五份中文报纸上连续刊登公告,还通过电子邮件广泛向各个华人团体社交圈发布讲座消息。 这次讲座在亨顿老人中心的会议厅举行,180人的大廳,座無虛席,收到極好的效果,大華府地區各大華文報刊紛紛報導了這次講座的消息,並給予高度評價。

协助银光和社会上的华裔老人选择和申请健保计划,是一件牵涉面很广,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了充实这方面的知识,他通过费郡政府老年局,为银光争取到二次在费郡参加健保培训班的机会,一次是在2011年,另一次是在2012年。这种培训班本来是为政府专职健保计划的工作人员开设的,名额是有限制的,王一宁自己参加学习之外,还想法让银光4位英语程度较好的义工分二批参加进去学习。他们里面,有一位勤恳治学的王焕燈先生,提出把政府的“美国移民医疗健康保险的选择”的英文文本翻译为中文文本,他的创意得到王一宁的支持和鼓励。大家都知道,美国政府的健保政策文本,具有很强的法理性,一般华裔老人,即使粗通英语,要想读懂这些英文文本,以便“吃透政策”,实在难度很大。能为他们提供一份翔实可靠的中文文本,是一件“雪中送炭”的大好事。果然,王焕燈先生下大决心,克服大困难,2011年秋天之前,就把在培训班收集到的纸质文件资料100多页自己动手输入计算机,变成可发送的电子文件,又把当年霍华德先生将要代表政府作的年度报告(pps演示文稿)共五个文件翻译成中文,翌年,他又把2012年的年度报告文本译成中文。这些中文文件总共有数百页,由《银光通讯》(网络版)以电子文件形式,传送到400多个银光会员拥有的电子邮箱中,以后,又全部刊登在《银光网站》《INFORMATION》标签下的《银光通讯》栏目中,供读者浏览及下载。

2012年9月27日,银光第四届理事会召开理事会扩大会议即换届工作会议。 王一宁代表理事会作工作报告,这是他任职期间最后一次报告。王一宁在报告中强调:“银光的历史是一部不可分割,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历史”,他用“一个家园,一个平台,一份感情,一份责任”对银光作了定位,同时也是他自己为银光效力的理念的概括。一个家园是指银光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健身,益智,娱乐活动;一个平台是指银光可以让一些会员贡献才智,发挥余热;一份感情,是指我们对祖籍国的感情,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一份责任是指我们生活在这里,有回馈社会的责任。

王一宁所做的这个定位,实际上与他在任职期间推动银光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理念,以及和他不断强调的义工精神一脉相承的。关于义工精神,王一宁曾在读书会作过一次演讲,他认为,义工精神就是奉献,这是美国主流社会传统和价值观的一部分,王一宁身体力行。在任职期间,为银光东奔西走,经常每月汽油费要花费几百元,但从未听说过他提出要求报销。对外联络,需要招待外来客人用餐,经常也是自己掏腰包。王一宁正是凭籍着他的理念,热情和义工精神,为银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一切,银光人是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