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文学校去
周末,中文学校校园四周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热闹非凡,那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陪送儿孙上学堂.真是熙熙攘攘,欢声笑语,教学相长,华夏文化众传扬,你若也能身临其境,自会感觉这里一片好风光.许多华人家庭都积极地把孩子送到中文学校去学中文.有的家长则利用这时机也在中文学校学点东西,或者聊天打球健身活动.这本来是件好事,   可是,却有人费尽心机贬低中文学校,说中文学校是"熊掌拌豆腐,小题大作了",说中文学校只是个很好的社交场所,称之为"周末中华文化休闲俱乐部"等等.前不久,有份报纸上刊登的<话说中文学校>一文,就是如此说法.使人读后颇有感触,憋不住也想说两句中文学校.该文就对"让孩子学中文"有异议,力主孩子们不要上中文学校,在家说中文就行了.当然,"大多数孩子在家也能听懂爸爸妈妈说的话.一般日常生活上的话全明白."似乎不无不对.可是读写能力的培养,要精通中国语言文字,给掌握民族文化打下个基础,还是应该送孩子上中文学校,我看中文学校这点开销是省不了的.除非你确实能够经过父母的教育达到孩子的自学成材,要不就让孩子压根儿不涉足中国文化了呢.

       作者虽然对"让孩子学中文"有异议.他还是把孩子送去中文学校了,为的是不自找不痛快吧了,说因为"大家都这么干,咱也不能免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何况还有好处".真有点难为他了.那么"好处"在哪里?从中文学校开学说起,注册交费找教室咨询等等,往往争先恐后,难免有点拥挤忙乱无序.该文首用"人桶""吃豆腐""哆嗦皱眉""摇头叹气"等来描景一番,接着是"中文学校开埠一般声炮响.给了人到中年们一个找乐儿的去处."你看,所谓的好处来了:每个周末能把累赘们(不该这般称呼孩子们)扔到中文学校几小时,"俩口子可以偷闲逛商店下馆子看电影或干些更增进感情的事儿."这也许是有?也许是言过其实了.一般说,利用孩子上课时间,去商店买菜买东西,较为普遍,不为怪.怪在下文分解,说可怜"海外华人的离婚率实在低的不象话了."不知先生高见离婚率要多高才算象话了呢?难道还要号召华人多一点离婚吗?为什么"话说中文学校"要扯上离婚率呢?难道中文学校左右了离婚率的高低吗?荒唐!更有甚者,说什么"在国内,想不腐败都难.在这儿,你去弄个二奶奶试试,怕没那么容易吧."我想这儿不值得再一批了,太恶心了.说什么每天两点一线成了必然规律,家庭的稳定也就自在其中了.更是无稽之谈.

         中文学校除了孩子们学中文的主课之外,还附设了一些辅课,办了一个艺术学校.有成人有儿童,打拳做操,唱歌跳舞,丰富了华人的文化生活.对传承中华文化是件好事.还有,给孩子的爷爷奶奶们安排了一个学习活动的教室,老人们在一起学学英语做做健身活动,爷爷奶奶合唱团还自编自演节目上台演唱,他们歌唱老人的幸福生活,歌唱中文学校的辉煌成就.难道这就叫为老头老太太们"找个过瘾扎堆儿说话的地方了"吗?

  说起中文学校的成人舞蹈班,也就是小有名声的妈妈舞蹈队.这些孩子们的妈妈们可不简单,一周的紧张工作,在家里又操持忙碌,都不是专业演员,却学会了十几个民族舞,参加了十几场演出,在4月2日将参演<同一首歌>大型专场歌舞晚会.妈妈们报名参加舞蹈班的越来越多,她们自感跳舞后可以身心愉快,陶冶情操,锻炼身体,身材都比过去妙条了,漂亮了.难道中文学校有了以上这些健康活动,就不叫"中文学校"了吗?就要被称之为"周末休闲俱乐部"吗?还把"给这一名称做托儿提气'的帽子扣在舞蹈班的学员头上.不是有点太损人了吗?有人说过爷爷奶奶合唱团是中文学恔的啦啦队,感谢作者先生还没有把你做的帽子扣到老头老太太的头上.文化活动中出了个服装表演队,又不免你费心讽刺挖苦一番,大可不必嘛.还说什么"大小政界人物在选举期也时不常光顾一下,四处握手,胡乱套磁."使馆客人社会嘉宾到校到场支持关照,这又有什么好嘲讽的呢.

  中文学校就是中文学校,不是什么人想贬就可贬掉的.几年来的办学是大有成就的,是广大家长和爷爷奶奶们所肯定的.人们赞美中文学校,尽管它会有不足之处,但是在前进中发展中,是无可指责的.   孩子们在中文学校干了些什么,老天爷都看的很清楚.没想到有心人作了不完全统计,说"大多数孩子们基本上是在中文学校里干狗熊掰棒子的勾当.'既如是,中文学校还有何开班之由?不如趁早关了,免去误人之弟之嫌.我想也许这位先生统计有误吧?实事求是凭良心讲,总该给中文学校肯定的多一点吧.恐怕大多数有知识的孩子们也不会承认是干那狗熊的"勾当"吧?至于孩子还没能分清是"鸡毛"还是"鹅毛',也不足为笑的.问小朋友"喜欢不喜欢学中文啊?十个有九个说No!"这是没有见识的顽皮话,也不足为奇.比如,我在家里常常辅导小孙子的学习作业,他无知非常顽皮,就问过我"为什么要做(英文)作业?我要玩,我不想做作业."童子戏言.对孩子这种玩皮话也能当真?如果真是No学中文,恰恰是更应该做启发诱导工作,教育孩子学好中文才是.

  说到这儿,我奉劝有的朋友,不应该讽嘲贬低中文学校,应该切实地加强中文学校的工作,大力推广和热心做好对华人孩子的中文教育,到中文学校去吧!

                            老周
(刊登于<新世界时报><美洲时报><美华商报>)